近日,植物园科普工作协作组主办的2024年植物园“科普之最”评奖活动揭晓?;疃荚谄姥⌒幸迪冉破兆髌罚允导嵘破漳芰Α⒍土抖游椋⒒邮痉蹲饔?。经初评、复评,共评出10项具有广泛影响或行业先进性的科普产出,以及7家植物园的特色科普事件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荣获“年度最佳科普事件”和“最佳文创产品奖”两项大奖。
猴面包树被誉为“生命之树”,是全球关注的濒危植物类群,其独特的形态、顽强的生命力及广泛的应用价值,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?;?024年5月15日我园在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的猴面包树研究论文,于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期间,以“生物多样性?;ぃ参镌霸谛卸蔽魈猓?/span>武汉植物园举办植物科普展、科普讲座、科普摄影展、直播连线马达加斯加、科学文创展示等“硬核”科普活动,向公众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和科学?;さ闹匾?。
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,中-非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展全方位展示猴面包树的魅力。展览通过模型、标本、图文、视频等方式,让公众了解8种猴面包树的原产地生境、形态特征以及文化价值。同时,中-非生物多样性摄影展呈现非洲的自然风光、动植物资源以及野外科考纪实,40多幅精美的摄影作品让公众领略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丰富资源,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为深化公众对生物多样性?;さ娜鲜?,武汉植物园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万涛带来“生物多样性?;?植物园在行动”科普讲座。万涛研究员从全球视角出发,揭示植物多样性的奥秘与挑战,并介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中-非联合研究中心在非洲生物多样性?;し矫嫠〉玫慕埂?/span>
活动当天,武汉植物园还通过直播的方式分享了活动精彩内容。直播包括科普讲座、连线马达加斯加、专家带你看展览等多个环节。万涛研究员为公众介绍了展览的详细内容。直播还连线了武汉植物园赴马达加斯加的科研人员李湉,通过镜头带领公众走进猴面包树的故乡——马达加斯加,领略其壮丽景色和异域风情。183.5万公众通过中国科普博览官方网站、中国科普博览微博、微信、B站、知乎账号观看了直播,在云端感受精彩。本次活动获得“年度最佳科普事件”奖。
此外,活动中设有猴面包树主题文创展示区,以猴面包树为对象,对“猴面包树”“猴面包花”“猴面包果”保留科普性的同时深度挖掘,创作了20款系列主题科学文创。这组猴面包树系列文创产品获得了“年度最佳文创产品”奖。产品主要对A.za、A.digitata、A.perrieri、A.gregorii、A.rubrostipa、A.grandidieri、A.suarezensis、A.madagascariensis八种猴面包树的外形及花、果进行艺术化处理,产出八款猴面包树明信片及明信片集册、八款猴面包花胸针、两款猴面包树冰箱贴。明信片正面展示外形和名称,反面展示对应品种所在的区域及花卉样式,明信片集册展示猴面包树原生地地图,且能将各猴面包树品种明信片对应插入地图中;胸针在还原花卉颜色、外观的基础上使用仿法郎工艺,具有科普性的同时更加美观,吸引更多受众群体;冰箱贴同时兼顾开瓶器的功能,突出文创产品的实用性。猴面包树系列文创,贯穿“科研资源科普化”主线,深化武汉植物园“科”“植”属性,将植物科学知识以趣味的方式展示在公众面前。